——学习“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经验”有感
电教处 朱鹏
高效课堂不仅是观念的转变,更是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杜郎口经验”告诉我们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就是要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力求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推向前台,让学生自我教育。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教学策略实现分层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多方位、多角度的展示学生的才华,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身为教师我们都知道“现在教是未来将来不教”,“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的道理,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又往往陷入了传统教学的“死胡同”,剥夺了学生真正的主体性,为了达到短期的效益,抛弃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为此使我们深陷泥潭不能自拔,感觉教学的压力过重,学生也越来越难教。“杜郎口经验”唤醒了我教育观念新的春天,注入了新的血液,其实学生还可以这样教,那就是放开双手,让学生自己“蹒跚学步”。
“10+35”的宗旨倡导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为此还具体要求从以下四点着手:强化参与意识;感受学习的快乐;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并提升出了“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我看到了“杜郎口经验”中,老师教得艺术,学生学得有兴趣,但反思我们自己的常规教学,怎样因地制宜结合“崇小”的“高效课堂”,使“崇小”的每一个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将来不教”,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其实可以很好的借鉴“杜郎口经验”,因为信息技术学,是一门重实际操作的工具性学科,很适宜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盲目照搬只会“东施效颦”。其一,毕竟我们所面对的只是小学生,他们的自学能力有限,怎能适应大规模,大容量的自学内容;其二,“杜郎口经验”是经过8年时间教师与学生反复探索所得出的经验,许多潜规则是要靠时间积淀地;其三,“杜郎口经验”是学校的整体行为,不是个别学科和个别年段的“私活”,学生在学校中有相对整体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标准,而我们学校比较复杂,走读、半住、全住,个别学科开始推行其他学科又不配合跟进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方法认知上的“混沌”,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其四,学校如果真能推行“杜郎口经验”, 其中“一谈二警三停”的管理体系在我校中能真正得以实施吗?如不能其效果是否又要大大折扣。实施教育行为的主角受到质疑谈何学生的学习方法。
所以“崇小”要学习借鉴“杜郎口经验”光靠教师们自觉地探索,个别研究收效只能微乎其微,甚至流于形式不了了之。这还需要学校的正确导向和强有力地管理机制的健全和建立,只有上下齐心,始终以学生的发展高于一切,课堂才能真正地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