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任务及教学目标:
本册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根据以上目标,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1. 在内容编排上,以信息处理为主
信息能力是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提升的,从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出发,教材中设计了许多丰富的信息处理活动,通过它来拓宽学生的学习,因此在每一课中,我们要围绕信息活动,创设情境、引出任务,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给出思路和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资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完成任务后,进行小组交流评价。
2. 在学习活动的选择上,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
本教材中以自然环保、人文科学等内容为重点,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选择适合小学生成长需要的,体现人类发展等命题作为信息活动的内容。如WORD教学中4-6课都以环保为主, 6-9课以天文科学知识为主,这些都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或有利与学生成长的内容,从而增加了教学的亲和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顺利进入课程的学习。
3. 在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上,提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知识
本册中每课都是根据主题探究的任务需要,提供必要的材料、工具和环境。比如有 “小探究”,“小实践”等栏目。非常适合开展“任务驱动”和“课题解决”为核心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提倡学生学会进行自评和互评
教材在每节课后都有“小评价”这个环节,在课堂上应提倡开放的评价方式,拒绝教师单一的评价,指导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目的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索和创造,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和不同的发展。
教学建议
第一、二课: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学生是在了解了什么是信息,信息的传播等相关知识后,进一步学习有关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并为以后学习信息的处理打下基础。
第三至九课:
Word的学习
虽然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记事本及写字板以及简单的排版知识,但是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WORD,应该首先让学生了解WORD的用途、功能,建议先让学生看一些编辑好的作品,使学生对WORD的学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做到以任务驱动为教学原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十至十三课:
操作系统知识
学生在上个学期认识了文件夹及常用的文件类型,掌握了浏览及新建文件夹等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应结合知识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自主性学习,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学习方法,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系统知识做铺垫。
第十四至十九课:
网络知识
学生在上学期已经认识了IE浏览器,并会用IE浏览网页,知道什么是超级链接等相关知识,从本册书开始将从IE浏览器的使用过渡到如何保存因特网资源以及如何将网络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提高自己运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围绕主题开展研究,学生可通过上网的形式搜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然后对资料、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分类,为后期的研究成果汇报与分析作铺垫。在教学中可采用任务驱动的小组合作模式,这样不但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我控制,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